货币政策独木难支,体制改革方为出路
郭杰群 | 2018年12月20日
重走老路只能止痛,并无助于解决经济体内部结构性矛盾,也无法有效抵御外部的持续性冲突
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黑石和房地美的借鉴
郭杰群 | 2018年11月29日
黑石引入了社会资本的范例,房利美则体现了政府顶层设计的作用
房利美商业模式及启示
郭杰群 | 2018年10月25日
中国是否需要设立类似房利美的机构?并非一个简单的需要或不需要就能回答
中美住宅开发商融资模式对比及分析
郭杰群 | 2018年09月10日
能否获得多渠道资金来源以及长期限资金将成为房企生存的关键
为什么我国资产支持证券总量难以统计
郭杰群 | 2018年08月03日
【将发表在《中国金融》2018年8月刊。与吕巧玲合作】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近4年发展迅速。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资产支持证券的最大发行国。但一个无奈的现象是,市场对中国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量却并没有统一答案。市场上提供资产证券化研究报告的众多机构,如券商、评级公司、数据服务商、中央结算公司等,在定期报告(如,周报、月报、年报)中的统计数字大相径庭。以表1中2017年发行规模为例,最大值(14,967.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资产证券化业务需坚持基本原理
郭杰群 | 2018年07月19日
[发表在《中国金融》2018年第14期] 资产证券化(ABS)是一个具有多种形态、非常复杂的金融工具。虽然ABS的基本原理相对较为明了,但在经过了40多年发展之后的今天,ABS在市场发达国家中的操作、结构、监管也还在不断的转变。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监管部门对ABS业务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更为警惕,对产品的要求和监管规则也更为严格。毋庸置疑,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而言,作为链接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
从实践看特殊服务商在商业不动产按揭证券化中的作用
郭杰群 | 2018年06月21日
发表在《金融市场研究》2018年6月刊。与朋友常丽合作。 美国商业不动产按揭证券市场的成功运作离不开特殊服务商。虽然说,与住宅按揭资产证券化(RMBS)相类似,商业不动产按揭证券化(CMBS)中也包含总服务商(master servicer)、基础服务商(primary servicer或sub-servicer)、和特殊服务商(special servicer)[2],并且RMBS和CMBS中总
美国设备租赁证券化的市场概况和对中国发展的借鉴
郭杰群 | 2018年05月24日
发表在《中国金融》2018(10),与杨黎鸿博士合作 一.设备租赁及在美国证券化的起源和发展 设备租赁是指在一定期间内,设备所有者(出租方)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得对价的契约。这与传统信贷业务不同。在传统信贷业务中,企业通过贷款来购买设备,形成对贷款方(如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的债务。而在租赁业务中,使用设备的企业(承租人)对资产、资金的使用有更多的选择。相比于贷款购买设备,租赁对上市企业
中美资产证券化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比较
郭杰群 | 2018年03月08日
本文即将发表在《金融市场研究》2018年3月刊。与吕巧玲、陈雷合作。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随着法律、会计、市场的逐步完善被推广到其他基础资产和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如今,美国资产证券化发行额占全球市场的65%以上,市场规模最大,运作模式最为成熟。我国于2005年正式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产品类型日益丰富,制度框架逐渐
2018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展望——思维仍需转变 顶层尤待设计
郭杰群 | 2018年01月11日
【完成于2018/1/6日,应《环球财经》约稿,即将刊出】 随着十九大将服务实体经济定位为金融工作的中心之一,资产证券化作为链接实体经济与金融的一个重要工具再一次获得发展动力。2018年,业务发展有望再迈新台阶。但在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业务不是一个孤立的金融产品,它的发展与监管政策、宏观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下面,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展望,总结一下2017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特点,
郭杰群
116篇文章 1230天前更新
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博导。兼任麻省理工学院运输与物流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中心研究员,上海市金融青联常委,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理事,北师大谢宇教育基金会理事,等职务。 此前工作于美国对冲基金Zais任全球投资委员会委员、亚太区总经理,IDC集团,瑞信投行,房利美。印第安纳大学经济学博士。发表学术、行业论文500多篇,著译作6部。 财新专栏:http://opinion.caixin.com/guojiequn_mjxx/
新冠肺炎疫情后商业与供应链战略的重塑
从GDP的历史看数字经济的影响
数字化时代下贸易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的构建
我国基础设施REITs发展路径再探——结合海外实践经验分析
对通货膨胀度量的思考
可持续性概念,及发展变迁
疫情下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分析框架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及在港口实践
未来供应链韧性 – 论突发事件与企业供应链能力的提升
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疫情后经济恢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