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产证券化产品定价及对国内市场的启示:两条曲线,一个价格
郭杰群 | 2014年10月16日
资产证券化的定价是影响资产证券化证券流通的一个重要问题,资产证券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迫切需要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中国次级证券发行机制改革 — 论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留存和风险转移
郭杰群 | 2014年09月29日
[发表在《金融市场研究》2014年12月,第31期。与朋友张立合作] “积极发展信贷资产和企业资产证券化,盘活资金存量”,是2014年8月证监会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而部署的十项举措之一。资产证券化肩负着盘活存量、分散风险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使命。按照海通证券的测算,截至2013年6月,银行大约有37.89万亿中长期贷款存量可以盘活(约占社会融资总额的38%)。而资产证券化产品
中国资产证券化产品迫切需要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郭杰群 | 2014年09月12日
【本文发表在《中国金融》2014年第18期。与朋友张立合作】 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非标资产标准化、通过增强资产流动性来实现存量资产的现金流未来与当前的转换以及资产风险的市场化定价。因而,资产证券化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高融资成本难题以及盘活存量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但近年来随着对国内经济问题的深化认识,资产证券化再次成为焦点。然而在实践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
普惠金融和中国P2P网贷平台,羊头与狗肉
郭杰群 | 2014年06月26日
常有P2P网贷平台拿普惠金融作为P2P网贷平台之成立的基础。他们提出,国内有4600多万小微企业,其中绝大部分无法得到国有银行的贷款服务,P2P网贷的存在是将金融向世人普撒的创新。可笑甚至可悲的是,监管机构竟然纷纷拾起这天大的笑话,置绝大多数P2P网贷平台的违法违规行为之不顾,反而去谈对P2P金融“创新”施以宽容之心。 普惠金融的理念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发展于本世纪初。2003年,联合国前秘书长
通过“借”来发展资产证券化,支持经济持续发展
郭杰群 | 2014年06月05日
[文章发表在《清华金融评论》2014年第6期] 中国经济增长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将放缓是绝大部分经济学者的共识。习总书记在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消费是发展经济的基础。然而,国内消费的增长在目前体制,包括房价、医疗、养老、贫困差距等制约下,发展空间非常有限。以2009年为扩大内需而推出的“家电下乡”刺激政策为例,其效果并不显著。政府提出投资仍是发展的关键。但是,我们也知道大规模投资是不可持续的。
加强监管,警惕金融创新下的金融系统风险
郭杰群 | 2014年05月29日
前言,从沃尔克说起 保罗沃尔克是极受人尊敬的美联储前主席。奥巴马刚刚竞选总统成功,还没就任便挑选沃尔克为总统经济恢复顾问理事会主席。而金融危机后最重要的金融规则改革也是以他的名字,沃尔克规则,命名。在金融市场做了60多年的他对金融风险极其敏感。在2005年,他公开表示金融危机来临的的巨大风险。对有金融创新,他有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近几十年来的金融创新并不是一个健康经济所需要的。早在金融危机前,他就表
P2P网贷何去何从?
郭杰群 | 2014年03月06日
P2P网贷面临很多问题,它享受着监管政策套利,也缺乏规范性。这些问题,有的是可以改进的,有的则是无法避免的,其蜕变结果直接影响P2P网贷平台业的未来
沃尔克规则的来龙去脉及影响
郭杰群 | 2014年01月28日
【文章发表在《清华金融评论》2014年第2期】 谁是沃尔克(Volcker)? 现年已86岁的民主党人Paul Volcker是个高大的北方汉子,身高2米01,生于美国新泽西。他是美联储第十二任主席。虽然他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唯一没有博士或者律师学位(荣誉学位除外)的美联储主席;而且比起他的继任者,在位近19年的艾伦・格林斯潘,Volcker在位仅8年,但他却享有很高声誉。在他的领导下,美联储解
郭杰群
116篇文章 1232天前更新
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博导。兼任麻省理工学院运输与物流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中心研究员,上海市金融青联常委,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理事,北师大谢宇教育基金会理事,等职务。 此前工作于美国对冲基金Zais任全球投资委员会委员、亚太区总经理,IDC集团,瑞信投行,房利美。印第安纳大学经济学博士。发表学术、行业论文500多篇,著译作6部。 财新专栏:http://opinion.caixin.com/guojiequn_mjxx/
新冠肺炎疫情后商业与供应链战略的重塑
从GDP的历史看数字经济的影响
数字化时代下贸易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的构建
我国基础设施REITs发展路径再探——结合海外实践经验分析
对通货膨胀度量的思考
可持续性概念,及发展变迁
疫情下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分析框架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及在港口实践
未来供应链韧性 – 论突发事件与企业供应链能力的提升
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疫情后经济恢复的重要性